2023-03-16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展示了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提到职业教育适应性增强,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邹彬深有体会。 一年来,他在多个重点工程现场与建筑工人交流、了解工人的发展现状和需求,到职业院校了解办学情况。他发现,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建筑工人群体越来越需要进行职业技能的再培训,新生代农民工需要加强产教融合型的职业教育。 政...
2023-03-16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建工三建公司机电安装分公司水电队队长谭双剑常年扎根建筑施工一线,有着多年在外务工经历的他一直关注着农民工群体。今年全国两会上,他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增加农民工待遇,提高工薪资水平,鼓励年轻人到建筑行业来。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农民工规模达到约2.96亿,其中本地农民工约1.24亿,外出务工农民工规模达到1.71亿。 “我国将近3亿规模的农民工,是一个需...
2023-03-15
“我国智能建造在标准化和工业化基础、核心资源培育、产业生态打造等方面需要加快体系化推进。”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智能建造产业发展的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多年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6.85%以上。但我国建筑业发展主要依赖资源要素投入,建造模式较为传统,能源资源...
2023-03-09
“当选全国政协委员,我既感振奋又有压力!”今年全国两会,经过充分的走访调研、怀揣着群众期盼,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新疆区委会主委宋亚君带来了“关于统筹实施既有房屋抗震加固工程的提案”。 新疆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的前沿地带,分布有五大地震带,地震易发多发,今年1月30日,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发生6.1级地震。这让宋亚君切实感受到统筹实施既有房屋抗震加固工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 ...
2023-03-09
“除了兴奋,更多的是忐忑。”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周荃谈及任职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时表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2006年研究生毕业后,周荃一直从事城乡建设领域工作,长期专注于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研究,并多次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和技术标准制定。 但如何当好一名政协委员?周荃并没有经验,“我之前没有政协履职的经历。但每年,各级政协委员都会对城乡建设领域工作提出...
2023-03-09
建筑业作为重要的实体经济,承担着“稳增长”“促就业”的重任,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对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总经理韩永刚带来《关于进一步支持安徽建筑业转型升级 打造长三角建筑业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建议》。他建议,探索构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率先在长三角地区推进建筑行业改革试点工作,优先推动安徽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2023-03-09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造方式,可以推动传统建筑业从分散、落后的手工业生产方式,跨越到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社会化大工业生产方式,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是建筑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国人大代表,甘肃建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苏跃华说,今年全国两会,他带来《关于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建议》,希望推动解决制约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
2023-03-08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深知肩上的担子要比手中的焊枪更重。”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焊工高级技师付浩表示,此前他在车间厂房不断收集一线产业工人心声,要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出来,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担当,依法做好履职工作。 付浩提到,百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干、风雨无阻向前进,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
2023-03-06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这对建筑行业也是令人振奋的利好消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斯浪认为,数字化浪潮下,建筑业亟需借助数字技术手段进行转型升级,才能在飞速变革和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科技创新驱动下,建筑业发展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29.3万亿元,同比增长11.04%,有...
2022-03-11
楼层清洁、室内喷涂、地砖铺贴……过去曾由建筑工人亲力亲为的建筑工序,在有些工地已由建筑机器人代替。一套流程下来,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达到绿色、安全、环保、优质的综合效果。 在产业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这是智能建造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数字建造与工程管理专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长期从事数字建造、工程安全理论与技术研究。...
2022-03-11
3月5日晚,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北京代表团举行媒体视频连线采访,代表们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畅谈履职感受,积极建言献策。 “近五年的履职生涯,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边学习、边履职、边进步。”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说。近几年来,他提出的不少建议都与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相关。 去年,吴晨提出了提升文化自信,增加中国本土建筑师重大事件参与度,为城...
2022-03-09
16岁到工地学习砌墙,20岁获得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优胜奖,23岁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邹彬连续多年提出的建议都与农民工群体有关。 当前,我国正由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进一步完善工匠培育机制、发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制造大国”向“质量强国”转变具有重要作用。邹彬代表认为,这需要政企两个主体长期共同努力,在...
2022-03-08
加强我国建筑业减碳工作 “由于建筑业具有体量大、链条长、环节多、精细管理难的特点,在碳减排目标约束下,与先进制造业相比,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和国际化程度还不足,低碳化发展刻不容缓又任重道远。”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与建造师分会会长,原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华元在《关于加强我国建筑业减碳工作的建议》中说。 陈华元介绍,受碳达峰顶层规划不完善、建材碳排放因子不明确...
2022-03-07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了要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在3月6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小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建议,加快对建筑行业数字化的整体推进,加强政策供给,积极引导上游企业主动带动下游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随着新基建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的到来,数字化在智慧城市和智能建造领域应用逐步深入。徐征代表指出,作为体量巨大、...
2022-03-07
今年全国两会,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国众联集团董事长、广东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会长黄西勤针对建筑领域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提出:全面重视造价咨询机构在投资项目中的作用,并尽快修订和出台新版工程造价收费指导标准,将工程造价企业的综合实力纳入收费标准考虑。 工程造价是以专业技术为建筑工程进行投资管控,从而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高智慧附加值经营活动。造价咨询企业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与工程项目的建...
2022-03-07
“加快数字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实现劳务用工管理数字化。”全国政协委员、陕建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义光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议以数字化方式破解建筑业劳务用工难题。 张义光认为,通过构建集劳务就业孵化、技能提升培训、数字信息用工三大功能为一体的建筑劳务产业园,可以全面实现建筑劳务企业管理平台化、建筑工人培训协同化、劳务用工数字化,有效规范农民工管理。 对此,张义光建议: 一是加快构建建...
2022-03-07
“目前,智能建造领域以工程建设方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可把握需求,但无法突破多环节多主体多行业多专业协同的困境。”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建工集团副总工程师王美华针对智能建造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跨行业协作,推动智能建造高质量落地发展。 “十四五”规划对智能建造标准化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然而,由于建造产品的唯一性、建造过程的不可重复性、建造环节的碎片性以及现场环境的复...
2022-03-02
“每一份提案,都是出自工作生活中一点一滴的观察、思考和总结,有的经过了多年的资料收集过程,有的数易其稿,凝结了众多专家和同行的心血和智慧。”说起自己这五年来的履职经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感慨颇多。 “更重要的是,能够为行业和国家的进步、为老百姓的福祉而建言献策,这些艰辛都是值得的。尤其是看到自己的提案能够得到行业的共鸣和相关部门的采纳,我感到十分欣...
2021-03-11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雅萍提交了《关于将“建筑法”提升为“工程建设法”的议案》,建议以《建筑法》修订为契机,将《建筑法》修改为《工程建设法》。 国家需要制定《工程建设法》 中国在经济总量上是第二大国...
2021-03-08
“自主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参与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碳排放标准的不断完善、新技...